有关甲醛
是一种无色化学气体,是常见的有毒化学物,其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制癌物之一。浓度高时有刺鼻的气味,会引起眼睛及呼吸气管极度不适。长时间接触甲醛可诱发过敏。在这情况下,继续接触甲醛亦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换言之,虽然其危害人类的证据并不充分,但已有足够证据证明在用作实验的动物中,高浓度的甲醛会引致鼻癌。
因为甲醛树脂被用于各种建筑材料,包括胶合板、毛毯、隔热材料、木制产品、地板、烟草、装修和装饰材料,且因为甲醛树脂会缓慢持续放出甲醛,因此甲醛成为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之一。甲醛一般会从源头慢慢释出,新制产品在最初数月内所释出的甲醛量最高,一段时间后,释出的甲醛量便会渐渐降低。
甲醛的危险
甲醛在空气中浓度超过 0.1mg/m3 会导致眼睛和黏膜细胞的伤害。在体内,甲醛可能导致蛋白质不可逆的与DNA键结。动物实验显示暴露在大剂量的甲醛中会使得鼻子与喉咙致癌的机率增加。然而在大部份的建筑内甲醛含量浓度不足以产生致癌性。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将甲醛分类为可能致癌物质,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则是分类为人类致癌物质。
甲醛的用途
甲醛属用途广泛、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供应充足的大宗化工产品,是甲醇下游产品树中的主干,世界年产量在2500万吨左右,30%左右的甲醇都用来生产甲醛。但甲醛是一种浓度较低的水溶液,从经济角度考虑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所以一般都在主消费市场附近设厂,进出口贸易也极少。甲醛除可直接用作消毒、杀菌、防腐剂外,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合成材料、涂料、橡胶、农药等行业,其衍生产品主要有多聚甲醛、聚甲醛、酚醛树酯、尿醛树酯、氨基树酯、乌洛托产品及多元醇类等。人造板工业发达,对甲醛的需求量甚大。
甲醛的用途非常广泛,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皮革、造纸、染料、制药、农药、照相胶片、炸药、建筑材料以及消毒、熏蒸和防腐过程中均要用到甲醛,可以说甲醛是化学工业中的多面手,但任何东西的使用都必须有个限量,有一个标准,一旦使用超越了标准和限量,就会带来不利的一面。
甲醛的应用
1)、木材工业
用于生产尿醛树脂及酚醛树脂,由甲醛与尿素按一定摩尔比混合进行反应生成。
2)、纺织业
服装在树酯整理的过程中都要涉及甲醛的使用。服装的面料生产,为了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为了改善手感,就需在助剂中添加甲醛。目前用甲醛印染助剂比较多的是纯棉纺织品,因为纯棉纺织品容易起皱,使用含甲醛的助剂能提高棉布的硬挺度。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会逐渐释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刺激。甲醛能引发过敏,还可诱发癌症。厂家使用含甲醛的染色助剂,特别是一些生产厂为降低成本,使用甲醛含量极高的廉价助剂,对人体十分有害。
3)、防腐溶液
甲醛是由(即甲醛亚硫酸氢钠)在60℃以上分解释放出的一种物质,它无色,有刺激气味、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性能,可用来浸制生物标本,给种子消毒等。
甲醛具有防腐杀菌性能的原因主要是构成生物体(包括细菌)本身的蛋白质上的氨基能跟甲醛发生反应。
4)、食品行业
利用甲醛的防腐性能,加入水产品等不易储存的食品中。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甲醛对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 刺激作用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b. 致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c. 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纺织印染助剂对甲醛的限制
章杰就这个问题曾提出意见,总结起来是以下三条:
不能使用使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的甲醛量超过30ppm和使所有其它纺织品的甲醛量超过300ppm的纺织助剂,如含超标甲醛量的羊毛保护剂、固色刑、交联剂、粘合剂等。
限制纺织染料中游离的和部分能水解产生的甲醛量,保证在织物上游离的和部分能水解产生的甲醛量对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来说不能超过30ppm,而对所有其它纺织品来说不能超过300ppm。
在纺织品中不能用重金属盐(除铁之外)或甲醛作为去色剂或褪色剂。
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
甲醛是一种有强烈刺激臭味的气体,属有毒化学品。经印染或整理加工工艺后的纺织品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甲醛。当纺织品和服装上的甲醛残留量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依法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技术监督。《标准化法》和《产品质量法》中规定,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GB18401-2001是强制性标准,我国的强制性标准具有法规的性质,是企业必须执行的标准。因此,产品符合强制性标准是其进入市场的必备条件之一。
准确理解标准技术内容
无论是市场监督,还是消费者投诉,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其依据只能是标准本身。
GB18401-2001的适用范围为纺织品及纺织制品。有特殊用途的产品可根据有关协议或规定执行。因此,绝大多数的纺织品和服装的甲醛含量都应遵循该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所谓特殊用途,一般是指用于特殊行业或工种的产品。这些产品重点侧重一些特殊要求。
标准中的考核指标按产品类型分为四类,即:婴幼儿用产品、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和室内装饰用产品。对于中间产品,如纱线、面料、辅料等,应根据其最终用途归类。同是面料,婴幼儿产品和成人用品的考核指标就不同。标准中给出的各类产品的用途示例表,仅作为陈述产品分类的示例,不能作为判断产品类别的唯一依据。甲醛含量限定值按产品类型考核的内容是:婴幼儿类≤20mg/kg,直接接触皮肤类≤75mg/kg,非直接接触皮肤类和室内装饰类≤300mg/kg。
采取措施保证产品符合标准
对于生产纱线、布料等产品的企业,要准确理解指标分类的含义,对于像布料这种不是最终消费的产品,可根据其甲醛含量实际水平标注其最终用途,或直接标注其甲醛含量值。这样可指导或引导下游生产企业选购。
对于缝制加工企业,不仅要重视对面料甲醛的有效控制,而且也要对所有里料和辅料(如缝纫线、粘合衬等)的甲醛严格控制,应要求供货方提供产品符合标准的保证;另一方面,企业自己也应及时对主辅料进行检测,看甲醛含量是否合格,这样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符合甲醛限量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要摸清现存产品的甲醛含量是否超标。如果超标,要在过渡期内完成不合格产品的处理,以保证标准实施时所有产品合格。
甲醛限量标准
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符合国际环保和绿色消费的要求,顺应了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产品使用说明标准
产品的使用说明(俗称为标签)应当认真执行GB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该标准的实施起到了规范市场的作用。
被褥内填料卫生标准
GB18383-2001《絮片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对以絮用纤维填充的床上用品的填料提出了卫生要求指标:不得检出致病菌,不得对皮肤产生不良刺激和过敏反应,肉眼不得检出节足动物,不得有异常气味。
2002年,质检总局、国家经贸委、卫生部和工商总局联合印发了《絮用纤维制品禁止使用原料管理办法》,禁止使用的原料包括:
纤维性工业下脚料(棉短绒、落地棉、废纱、边角料);
-医用纤维性废弃物(已使用医用敷料和医患人员的衣物等);
-废旧服装及其它废旧纤维制品;
-再生纤维状物质(将工业下脚料、废旧服装及其它废旧纤维制品进行斩碎、开松漂洗等方式简单加工的絮状纤维制品)。
虽然这些标准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和家纺行业的发展,现有的标准体系及其技术内容出现了明显的弊端,具体表现在:
现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家用纺织品标准制、修订速度滞后于产品的开发速度,现有标准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衔接,与家纺行业的蓬勃兴起不协调。
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产品标准大多以指导生产为出发点,技术要求与生产艺紧密相连,考核指标是根据工艺能达到的水平确定的,色牢度指标,特别是干摩和湿摩明显偏低。对市场上出售的产品,纬密偏差和单件重量偏差等项目形同虚设,无法考核。
标准本身的缺陷,导致国内家纺产品质量不高,无法在国际中高档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甚至直接影响了我国家用纺织品的出口。
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同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有制约作用的标准主要有:
1、美国国家纺织品ANSI标准、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和美国染化工作者会标准(AATCC)。美国标准为国际上许多国家采用,也是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检测影响较大的标准之一。
2、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ISO),其制定多是建立在有关成员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一般来说,这是国际上能够普遍接受的中档标准。
3、欧盟标准EN,由德国国家标准DIN、英国国家标准BS的法国国家标准NF的一部分组成,这些国家标准中的某些部分就是欧盟标准。
4、其它的国家标准,如日本国家标准JIS,俄罗斯国家标准FOCT。
5、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Oeko-Tex。
6、一些国际大型采购商如Marks&Spencer自己制定的商业标准等。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孙瑞哲建议,家纺企业在了解国际标准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各目标市场适用的标准体系及其与我国标准的差异,以调整产品设计和生产,同时还要掌握必要的检测方法。我国家纺产品品质标准和检测手段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
纺织品里的甲醛从哪儿来?
由于甲醛防腐能力特别强,为了使服装能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效果,或者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以及改善手感,都需在纺织品生产助剂中添加甲醛。市场上流行的防皱服装或免烫衬衫,大多都使用了含甲醛的助剂,穿着时可能释放出甲醛。
当纺织品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时,由于甲醛具有挥发性,就会不断释放而污染室内环境。特别是现在一些住宅的窗户比较大,像落地窗、观景窗,装修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购买窗帘布就需要万八千元。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家庭装修时特别注意控制甲醛污染,但是装修以后检测却发现室内甲醛超标的原因之一。
甲醛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低廉的价格,在纺织产品生产过程中完全杜绝使用甲醛还不现实。如果在限定范围内使用并进行科学的处理,将甲醛含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纺织产品还是可以安全使用的。
流行趋势年年都在变,服饰界如此,家居界也不例外。窗帘被看作“居室的名片”,在繁复设计流行过后,简洁干练的颜色和布料将成为未来家纺的主流。从过去浓墨重彩的深沉繁复到大量留白的明朗清新,如今几乎所有的家纺新品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大面积的白色作为底板色,在主色系上,粉色、粉蓝色、淡黄色、嫩绿色的出现频率明显增加。这样同时也减少了甲醛的含量.
我国国家标准CB 18580一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对中密度纤维板、高密
度纤维板、刨花板、定向刨花板等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量, 要求按照CB汀17657一1999中4.11规定的穿孔萃取法进行 检测;欧抄卜}同样有测定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穿孔萃取法标 准—EN 120。但这两个试验方法标准存在差异,给我们 在检测中可能增加不确定因素。
»
全球网络
英国 ▪ 美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纽西兰
▪ 西班牙
▪ 波兰 ▪ 此利时
▪ 香港
▪ 中国 ▪ 台湾
▪ 韩国
▪ 新加坡 ▪ 印度
▪ 马来西亚
▪ 菲律宾 ▪ 泰国
▪ 印度尼西亚
▪ 越南 ▪ 柬埔寨
▪ 南非
▪ 尼日利亚

©
2005,
2010
版权所有
专业检测及顾问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