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
≪检测服务≫
►玩具测试
►婴幼儿产品测试
►化学测试
►环保测试
►电子电器产品测试
►轻工产品测试
►纺织品测试
≪技术资讯≫
»
玩具测试
»
婴幼儿产品测试
»
化学测试
»
环保测试
»
电子电器产品测试
»
轻工产品测试
»
纺织品测试
»
各国法规
≪新兴市场国家≫
▪
检测及法规
▪

≪常用法规≫
▪《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
CPSIA
(H.R. 4040)
▪
GCC证书
(General Conformity Certification)
▪
铅含量 16 CFR 1303
(Total Lead Content)
▪
邻苯二甲酸盐(酯)
(Phthalates EC
1907/2006, Annex XVII, Items 51 & 52)
▪
邻苯二甲酸盐(酯)
- DEHP
(澳大利亚法规)
▪
有机锡 Organotin
(2009/425/EC)
▪
GB
24613
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限量标准
▪
美国儿童首饰有毒金属法案
(Children's
Toxic Metals Act)
▪
美國服装易燃性能法規 16 CFR 1610
(Flammability of Fabric)
▪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CPSC)
▪《化學物質的注册、評估、
授權和限制規定》REACH法規
(EC 1907/2006)
▪
REACH
- 高关注物质(SVHC)清单
▪ 《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
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RoHS 2002/95/EC)
▪
《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
(WEEE 2002/96/EC)
▪
EMC电磁兼容标准 2004/108/EC (89/336/EEC)
▪
FCC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
EN 71 欧洲玩具安全标准
(2009/48/EC)
▪
EN 62115 欧洲电动玩具安全标准
(2009/48/EC)
▪
ASTM F963-08 美国玩具安全标准
▪
ISO 8124 国际玩具安全标准
▪
AS/NZS ISO 8124
澳大利亚玩具安全标准
▪
GB
6675
《國字玩具安全技術規範》
▪
CCC认证
▪
GB 国家標準
▪
中国消费品安全标准/法规
▪
CE歐盟指令 (EU Directives /EC)
▪
EN标准
▪
BS标准
▪
DIN标准
▪
CFR美国联邦法規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
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
ASTM标准
▪
ANSI标准
▪
AATCC标准
▪
UL 标准
▪
ISO标准
▪
IEC 标准
▪
JIS标准
▪
AS/NZS标准
▪
巴西ABNT标准
▪
巴西消费品安全标准/法规
▪
墨西哥NOM标准
▪
墨西哥NMX标准
▪
墨西哥消费品安全标准/法规
▪
印度IS标准
▪
印度消费品安全标准/法规
▪
俄罗斯GOST标准
▪
俄罗斯OST标准
▪
俄罗斯VNTP标准
▪
俄罗斯标准
▪
俄罗斯SanPin标准
▪
俄罗斯SP法规条例
▪
俄罗斯RD法规条例
▪
俄罗斯PB法规条例
▪
俄罗斯消费品安全标准/法规
▪
南非标准
▪
南非消费品安全标准/法规
▪
重金属 Heavy
Metals (EN 71-3)
▪
偶氮染料
Azo Dyes ( EC
1907/2006, Annex XVII, Item 43)
▪
Oko-tex 100
▪
BS 7272-1:2008 / BS 7272-2:2008
英国关于书写工具安全标准
▪
EN 12586:2007
欧洲奶嘴夹安全标准
▪
ASTM B117 美国盐雾测试标准
▪
镉含量 Cadmium
(EC 1907/2006, Annex XVII, Item 23)
▪
双酚A
(Bisphenol-A)
▪
PAHs
多环芳烃 (EC 1907/2006,
Annex
XVII, Item 50)
▪
壬基苯酚 Nonylphenol
(EC
1907/2006, Annex XVII, Item 46)
▪
甲醛 Formaldehyde (EN 717;
EN 120;
EN ISO 14184;
AATCC 112)
▪
镍释放量 Nickel Release
(EC
1907/2006, Annex XVII, Item 27)
▪
五氯苯酚
PCP (DIN 53313)
(EC
1907/2006, Annex XVII, Item 22)
▪
全氟辛烷磺酸
PFOS (2006/122/EC)
▪
三聚氰胺 Melamine
▪
ICTI认证
▪
MEPS认证
▪
国际安全运输组织 (ISTA)
ISTA-1A /
ISTA-2A
|
《欧盟饮用水水质指令》98/83/EC
A.微生物学参数
指标
|
指标值(个/ml)
|
埃希氏大肠杆菌
|
0
|
肠道球菌
|
0
|
以下指标用于瓶装或桶装饮用水:
指标
|
指标值
|
埃希氏大肠杆菌
|
0/250ml
|
肠道球菌
|
0/250ml
|
铜绿假单胞菌
|
0/250ml
|
细菌总数(22℃)
|
100/ml
|
细菌总数(37℃)
|
20ml
|
B.化学物质参数
指标
|
指标值
|
单位
|
备注
|
丙烯酰胺
|
0.10
|
µg/L
|
注1
|
锑
|
5.0
|
µg/L
|
|
砷
|
10
|
µg/L
|
|
苯
|
1.0
|
µg/L
|
|
苯并[a]芘
|
0.010
|
µg/L
|
|
硼
|
1.0
|
mg/L
|
|
溴酸盐
|
10
|
µg/L
|
注2
|
镉
|
5.0
|
µg/L
|
|
铬
|
50
|
µg/L
|
|
铜
|
2.0
|
mg/L
|
注3
|
氰化物
|
50
|
µg/L
|
|
1,2-二氯乙烷
|
3.0
|
µg/L
|
|
环氧氯丙烷
|
0.10
|
µg/L
|
注1
|
氟化物
|
1.5
|
mg/L
|
|
铅
|
10
|
µg/L
|
注3和注4
|
汞
|
1.0
|
µg/L
|
|
镍
|
20
|
µg/L
|
注3
|
硝酸盐
|
50
|
mg/L
|
注5
|
亚硝酸盐
|
0.50
|
mg/L
|
注5
|
农药
|
0.10
|
µg/L
|
注6和7
|
农药(总)
|
0.50
|
µg/L
|
注6和8
|
多环芳烃
|
0.10
|
µg/L
|
特殊化合物的总浓度
注9
|
硒
|
10
|
µg/L
|
|
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
|
10
|
µg/L
|
特殊指标的总浓度
|
三卤甲烷(总)
|
100
|
µg/L
|
特殊化合物的总浓度
注10
|
氯乙烯
|
0.50
|
µg/L
|
注1
|
注:1.参数值是指水中的剩余单体浓度,并根据相应聚合体与水接触后所能释放出的最大量计算得;
2.如果可能,在不影响消毒效果的前提下,成员国应尽力降低该值.
3.该值适用于由用户水嘴处所取水样,且水样应能代表用户一周用水的平均水质.成员国必须考虑到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的峰值出现情况.
4.该指令生效后5-15年,铅的参数值为25µg/L.
5.成员国应确保[硝酸根浓度]/50+[亚硝酸根浓度]/3≤1,方括号中为以mg/L为单位计的硝酸根和亚硝酸根浓度,且出厂水亚硝酸盐含量要小于0.1mg/L.
6.农药是指:有机杀虫剂、有机除草剂、有机杀菌剂、有机杀线虫剂、有机杀螨剂、有机除藻剂、有机杀鼠剂、有机杀粘菌和相关产品及其代谢副产物、降解和反应产物.
7.参数值适用于每种农药.对艾氏剂、狄氏剂、七氯和环氧七氯,参数值为0.030µg/L.
8.农药总量是指所有能检测出和定量的单项农药的总和。
9.具体的化合物包括:苯并[b]呋喃、苯并[k]呋喃、苯并[g,h,i]芘、茚并[1,2,,-cd]芘
10.如果可能,在不影响消毒效果的前提下,成员国应尽力降低下列化合物值:氯仿、溴仿、二溴一氯甲烷和一溴二氯甲烷该指令生效后5-15年,总三卤甲烷的参数值为150µg/L.
C.指示参数
指标
|
指导值
|
单位
|
备注
|
色度
|
用户可以接受且无异味
|
|
|
浊度
|
用户可以接受且无异常
|
|
注7
|
嗅
|
用户可以接受且无异常
|
|
|
味
|
用户可以接受且无异常
|
|
|
氢离子浓度
|
6.5-9.5
|
pH单位
|
注1和3
|
电导率
|
2500
|
µS/cm(20℃)
|
注1
|
氯化物
|
250
|
mg/L
|
注1
|
硫酸盐
|
250
|
mg/L
|
注1
|
钠
|
200
|
mg/L
|
|
耗氧量
|
5.0
|
mgO2/L
|
注4
|
氨
|
0.50
|
mg/L
|
|
TOC
|
无异常变化
|
|
注6
|
铁
|
200
|
µg/L
|
|
锰
|
50
|
µg/L
|
|
铝
|
200
|
µg/L
|
|
细菌总数(22℃)
|
无异常变化
|
|
|
产气荚膜梭菌
|
0
|
个/100mL
|
注2
|
大肠杆菌
|
0
|
个/100mL
|
注5
|
放射性参数
|
氚
|
100
|
Bq/L
|
|
总指示用量
|
0.10
|
mSv/年
|
|
注:1.不应具有腐蚀性。
2.如果原水不是来自地表水或没有受地表水影响,则不需要测定该参数。
3.若为瓶装或桶装的静止水,最小值可降至4.5pH单位,若为瓶装或桶装水,因其天然富含或人工充入二氧化碳,最小值可降至更低。
4.如果测定TOC参数值,则不需要测定该值。
5.对瓶装或桶装的水,单位为个/250mL。
6.对于供水量小于是10000m3/d的水厂,不需要测定该值。
7.对地表水处理厂,成员国应尽力保证出厂水的浊度不超过1.0NTU。
注:译自Council
Directive 98/83/EC on the Quality of Water Intended for Human
Consumption</P< p>
|
A.微生物学参数
指标
|
指标值(个/mL)
|
埃希氏大肠杆菌
|
0
|
肠道球菌
|
0
|
以下指标用于瓶装或桶装饮用水:
指标
|
指标值
|
埃希氏大肠杆菌
|
0/250mL
|
肠道球菌
|
0/250mL
|
铜绿假单胞菌
|
0/250mL
|
细菌总数(22℃)
|
100/mL
|
细菌总数(37℃)
|
20mL
|
B.化学物质参数
指标
|
指标值
|
单位
|
备注
|
丙烯酰胺
|
0.10
|
μg/L
|
|
锑
|
5.0
|
μg/L
|
|
砷
|
10
|
μg/L
|
|
苯
|
1.0
|
μg/L
|
|
苯并[a]芘
|
0.010
|
μg/L
|
|
硼
|
1.0
|
μg/L
|
|
溴酸盐
|
10
|
μg/L
|
|
镉
|
5.0
|
μg/L
|
|
铬
|
50
|
μg/L
|
|
铜
|
2.0
|
μg/L
|
|
氰化物
|
50
|
μg/L
|
|
1,2-二氯乙烷
|
3.0
|
μg/L
|
|
环氧氯丙烷
|
0.10
|
μg/L
|
|
氟化物
|
1.5
|
μg/L
|
|
铅
|
10
|
μg/L
|
|
汞
|
1.0
|
μg/L
|
|
镍
|
20
|
μg/L
|
|
硝酸盐
|
50
|
μg/L
|
|
亚硝酸盐
|
0.50
|
μg/L
|
|
农药
|
0.10
|
μg/L
|
|
农药(总)
|
0.50
|
μg/L
|
|
多环芳烃
|
0.10
|
μg/L
|
|
硒
|
10
|
μg/L
|
|
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
|
10
|
μg/L
|
|
三卤甲烷(总)
|
100
|
μg/L
|
|
氯乙烯
|
0.50
|
μg/L
|
|
注:1.参数值是指水中的剩余单体浓度,并根据相应聚合体与水接触后所能释放出的最大量计算而得;
2.如果可能,在不影响消毒效果的前提下,成员国应尽力降低该值。
3.该值适用于由用户水嘴处所取水样,且水样应能代表用户一周用水的平均水质。成员国必须考虑到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的峰值出现情况。
4.该指令生效后5~15年,铅的参数值为25μg/L。在达到指令中中规定的参数值前,成员国应确保采用适当的方法,尽可能降低水中铅的浓度。
5.成员国应确保[硝酸盐浓度]/50+[亚硝酸盐浓度]/3≤1,方括号中为以mg/L单位计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且出厂水亚硝酸盐含量要小于0.1mg/L。
6.农药是指:有机杀虫剂、有机除草剂、有机杀菌剂、有机杀线虫剂、有机杀粘菌剂和相关产品及其代谢副产物、降解和反应产物。
7.参数值适用于每种农药。对艾氏剂、狄氏剂、七氯和环氧七氯,参数值为0.030μg/L。
8.农药总量是指所有能检测出和定量的单项农药的总和。
9.具体的化合物包括,苯并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g,h,i]苝,茚并按[1,2,3,-c,d]芘。
10.如果可能,在不影响消毒效果的前提下,成员国应尽力降低下列化合物值:氯仿、溴仿、二溴一氯甲烷和一溴二氯甲烷该指令生效后5~15年,总三卤甲烷的参数值为150μg/L。
C.指示参数
指标
|
指导值
|
单位
|
备注
|
色度
|
用户可以接受且无异味
|
|
|
浊度
|
用户可以接受且无异味
|
|
注7
|
嗅
|
用户可以接受且无异味
|
|
|
味
|
用户可以接受且无异味
|
|
|
氢离子浓度
|
6.5~9.5
|
pH单位
|
注1和3
|
电导率
|
2500
|
μS/cm(20℃)
|
注1
|
氯化物
|
250
|
mg/L
|
注1
|
硫酸盐
|
250
|
mg/L
|
注1
|
钠
|
200
|
mg/L
|
|
耗氧量
|
5.0
|
mgO2/L
|
注4
|
氨
|
0.50
|
mg/L
|
|
TOC
|
无异常变化
|
|
注6
|
铁
|
200
|
μg/L
|
|
锰
|
50
|
μg/L
|
|
铝
|
200
|
μg/L
|
|
细菌总数(22℃)
|
无异常变化
|
|
|
产气荚膜梭菌
|
0
|
个/100mL
|
注2
|
大肠杆菌
|
0
|
个/100mL
|
注5
|
放射性参数
|
氘
总指示用量
|
100
|
Bq/L
|
|
0.10
|
mSv/年
|
|
注:1.不应具有腐蚀性。2.如果原水不是来自地表水或没有受地表水影响,则不需要测定该参数。3.若为瓶装或桶装的静止水,最小值可降至4.5pH单位,若为瓶装或桶装水,因其天然富含或人工充入二氧化碳,最小值可降至更低。4.如果测定TOC参数值,则不需要测定该值。5.对瓶装或桶装的水,单位为个/250mL。6.对供水量小于10000m3/d的水厂,不需要测定该值。7.对地表水处理厂,成员国应尽力保证出厂水的浊度不超过1.0NTU。
»
全球网络
英国 ▪ 美国
▪ 加拿大
▪ 澳大利亚 ▪ 纽西兰
▪ 西班牙
▪ 波兰 ▪ 此利时
▪ 香港
▪ 中国 ▪ 台湾
▪ 韩国
▪ 新加坡 ▪ 印度
▪ 马来西亚
▪ 菲律宾 ▪ 泰国
▪ 印度尼西亚
▪ 越南 ▪ 柬埔寨
▪ 南非
▪ 尼日利亚

©
2005,
2010
版权所有
专业检测及顾问有限公司
|